发现铁基超导主要体系之一的“111”体系

  

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Hosono实验室在2008年3月报道了LaFeAsO(1-x)Fx超导体(称为“1111”型,中国科学家群体随后发现了“1111”的其它组元RFeAsOF(R=Nd ,Sm,Gd等),掀起了全球铁基超导研究热潮),德国科学家在2008年4月发现了AeFe2As2(Ae=Ba,Sr,Ca;称为“122”型)超导体系,中科院物理所靳常青研究员领导研究组在2008年6月发现了以LiFeAs为代表的“111”型铁基超导(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48, 538 (2008) )。

  “111”“体系”成为继“1111”体系和“122”体系又一个铁基超导新体系,是中国科学家独立发现的第1个铁砷超导体系,得到铁基超导的发现者 Hosono 教授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(J. Phys. Soc. Jpn. 78, 62001(2009)) 

  和“1111”及“122”相比,“111”体系具有(I)无需掺杂即可超导,避免了掺杂引起的无序效应;(II)解离面无极性,保证表面和体态性质严格一致;(III)元素组成简单,易于凝练引发超导的要素。主要成员呈现无费米面嵌套的电子构型,扭转了此前基于“1111”及“122”普遍存在费米面嵌套对铁基超导机理的主流认识,“111”体系成为研究铁基超导机理的理想结构载体。